无论是认知度、记忆度、美誉度,还是品牌,以及忠诚,在某种程度上,都是非理性的。对于品牌的追随通常是非理性的,因为感动是非理性的。所谓的理性,只是给自己的非理性寻找一个支持的理由。
一次电讯业的消费者座谈会,他们指着一张儿子骑在父亲肩上的图片,说,“企业是巨人,是父亲,我是儿子,被他关爱着。这是我喜欢的。”在很多专业领域,企业在技术上是强势的,消费者在心理上是弱势的,消费者需要这样非理性的保护和关爱的感觉。
消费心理经常都是非理性的。同样,消费过程也是非理性的。特别女性消费者,非理性的成分更大。因为被一个新颖可爱的促销产品感动而购买价值高得多的产品,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。
调查表明,93.5%的18-35岁的女性都有过各种各样的非理性消费行为,也就是受打折、朋友、销售人员、情绪、广告等影响而进行的“非必需”的感性消费。非理性消费占女性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20%。这种感性消费并非事前计划好的,所购买的商品也非生活所必需的。感动是这些非理性购买行为的动因。
|